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海洋运输行业预测2023 零售商预计海洋运输进口低迷将结束

时间 : 2023-08-08 11:32:32 来源:互联网 交通运输部

零售商预计海洋运输进口低迷将结束


(资料图)

零售商预测,到2023年底,海洋运输进口的低迷将结束。全美零售联合会表示,零售商正在消化过去12至18个月积累的最后一批过剩库存,并需要重新补充供应。该联合会的全球港口追踪预测,11月和12月美国主要港口的进口将自2022年6月以来首次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他们预计,11月的集装箱进口量将为192万个(以20英尺等效单元衡量),同比增长8%。12月货运量预计为192万个集装箱,同比增长10.7%。

海洋运输又称“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海洋运输对世界的改变是巨大的。

海洋运输行业供需及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全球有19%的大宗海运货物运往中国,有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而新增的大宗货物海洋运输之中,有60%至70%是运往中国的。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国占了3 个。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世界航运中心正在逐步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海运业已经进入世界海运竞争舞台的前列。

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较上年减少6083亿元,同比下降17.03%。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711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19.27%;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4712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15.9%。

海洋运输是依靠航海活动的实践来实现的,航海活动的基础是造船业、航海技术和掌握技术的海员。造船工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它的发展又可带动钢铁工业、船舶设备工业、电子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改善。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海洋运输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由原来的船舶进口国,近几年逐渐变成了船舶出口国,而且正在迈向船舶出口大国的行列。由于我国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船员外派劳务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我国的远洋运输船队已进入世界10强之列,为今后大规模的拆船业提供了条件,不仅为我国的钢铁厂冶炼提供了廉价的原料、节约能源和进口矿石的消耗,而且可以出口外销废钢。由此可见,由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国家产业结构,而且会改善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

随着国内外航运市场逐步复苏,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呈现先降后升,逐步恢复的态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711亿元,较上年减少716亿元,同比下降11.14%。中国港口呈现专业化、大型化、深水化趋势,目前已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截至2020年底,我国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4.8亿吨,较上年增加2.92亿吨,同比增长3.18%。

集装箱运输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形式,集装箱港口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对外运输成本,关系到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数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3429万TEU,较上年增加337万TEU,同比增长1.46%。

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中心已经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在西太平洋海岸掀起一股新的热潮,而且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和跨国集团的开发都在为中国的港口建设和海运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面临大好的机遇,中国港航业自身能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缺少大型油船和大型油船码头泊位,使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中国轮船运率只占10%,不得不大量租用外轮运输。不仅需要支付大量外汇,也失去了中国海运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的良好机遇。

海洋运输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海运量不断增长,中国海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繁荣全球海运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海运业的迅猛发展,其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海运惯例接轨的海运政策法规,为海运业提供了“竞争、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国海运从业者,包括来华投资经营的外商必须时刻了解、研究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才能审时度势,掌握航向,在不断遇到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发展、壮大。

2030年,中国将会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并将在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上占主导地位。2030年,中国的国际海运总量预计62亿吨,约占全球海运量比例将达到17%;其中干散货运输中铁矿石、煤炭需求增长将明显放缓,粮食、石油进口将会增长较快,国际集装箱进出口海运货物总量将突破2亿TEU。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海洋运输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x